第四十七章即將出關
關燈
小
中
大
兵部職方司,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總參謀部。職方司郎中雖然只是正五品,卻是等同於總參謀長。一般來說,職方司的主官是不輕易發表什麽意見的。這是因為就算是發表了什麽靠譜的意見,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根本是得不到什麽好處的。
所謂是職方職方,最窮最忙。功勞沒份,大鍋得扛。就說的他們,如果前線打了勝仗,除了將領立功,那就得說是兵部的主要領導指揮調度有方。反之如果喪師失地,那肯定是職方司沒策劃好。
一般有勇氣到職方司做郎中的,都是勇氣可嘉的人。
不過這一任職方司郎中尹持奮,除了勇氣可嘉之外,就剩下了嘴欠。這位仁兄資歷還是很老的,他是萬歷四十八年的進士。做官已經十幾年了,才到正五品。進步比較慢。
本來在翰林院擔任修撰,再到都察院做巡按禦史,這是一條相當光明的大路。可他硬生生的就把路給走瞎了。
尹大人外放到湖廣做巡按的時候,就和湖廣巡撫上不來。後來回都察院述職,沒事除了彈劾個把人外,還喜歡討論軍事。讓都察院的長官們不大喜歡。
正好兵部職方司郎中丁憂(父母親去世回家守孝三年),馬上就推薦他擔任了職方司郎中。
這樣的情況下的一位總參謀長,自然沒有什麽靠譜的謀劃可說了。好在是將在外,無論是君命還是部命,都有所不受,還不至於太影響。
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淩雲的白龍衛隊剛剛組建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兵部給註意到了。
尤其是正月事變之後,兵部尚書張鳳翼自殺身亡。原兵部左侍郎孫俊卿署理部事(副部長代理部長)。職方司建議派山海關這支精銳小部隊作為尖兵,先期出發,到西北轉一圈。
一來探一下張獻忠的虛實,二來如果有機會,在敵後來個絕地開花,也是個好事情。
想當年曹文詔帶著兩千多人追著十幾萬人到處跑,如果這個淩雲也能做到,豈不是英雄出少年。
孫部長也是個熱血青年,剛上來一把手的位置上,也想做點事。現在沒糧沒餉的,大範圍的出兵西北根本就不現實。怪不得張鳳翼要自殺,你讓誰去誰也不成。不過要以兵部戶部的力量,全方位滿足一支幾百人的小部隊還是沒問題的。
希望這位淩千戶和他的部隊不是浪得虛名,能夠真的折騰出點什麽事情來。孫部長不只是在尹郎中的建議上馬上畫了圈,還做了批覆,各軍鎮,各地百戶所、千戶所,都督府,都要盡可能的給予淩雲幫助。
甚至必要的時候,淩雲可以以小制大。
手裏拿著兵部飛簽火票和部令看了很久,淩雲很久都沒再說話。劉鴻沒有催促他,等他想好了。
“你想好了嗎,一去西北山長水遠,事情如何發展也很難說,如果你覺得為難的話,我可以向兵部去推辭。”
劉鴻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作為左都督銜的山海關總兵,最次地位也應該折合是中將以上了。兵部的那些頭頭腦腦們怎麽也得給個面子。
但是淩雲給他的回答竟然是:“這個任務我接了,我要回去準備了。”
剛才還是一臉的不願意,現在竟然就忽然轉變態度了,劉總兵很想拿個體溫表試試淩雲寶寶現在的體溫有沒有超過三十六度半。
然而淩雲一臉的正色,似乎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看起來也是的。誰沒事也不會拿著自己的身家性命去開玩笑。
其實,讓淩雲改變主意的原因,是張獻忠本人。在明史的流寇傳裏,張獻忠是個比較有名的人物。除了在鳳陽放了把火,殺死襄王朱翊銘外,還有吃人,屠蜀,七殺碑等比較著名的事件。
後來好像是被清朝的肅親王豪格給幹掉了。
淩雲對這個張獻忠本身就很感興趣,確切的說,是極端的厭惡感。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怎麽就會在教科書上留下來了大西王,什麽起義英雄的名號了呢。
別留著給人家豪格添麻煩了,如果有機會的話,讓明軍把他給秒了就好了。
目前來看,張獻忠還算是比較惹火的一個人,知名度那是相當的高,手底下也有十幾萬之眾。不過,這樣的一個人,也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別人不敢碰他,我偏偏就要去碰一碰。這就是淩雲當時的想法。所以,他很快就答覆劉鴻一個肯定的說法。
劉鴻第一時間就給兵部回覆一道緊急公文。表示近日之內,山海關千戶淩雲就會率部出關。
公文到達兵部之後,孫俊卿高興壞了,心說本以為他們還會推辭一番的。沒想到答應的這樣的痛快,高興之餘,孫部長想了想,這樣配合的下屬,就該有所表示這沒什麽可說的。
不過淩雲已經是正五品的千戶了,再晉升那就不是兵部自己能夠直接決定的了。而且他的資歷還比較淺,戰功不夠。思來想去,還是晉升為四品游擊比較好。
所以孫俊卿專門寫了個折子,例數了淩雲的簡歷,並且請示皇帝,現在淩雲就要帶一支小隊出關,進入西北了。是否能夠破格,晉升為正四品游擊。請皇帝示下。
崇禎是個很容易激動的人,相當激動,這不只是因為這幾天祖宗的墳被燒了心裏憋屈,更是本身的性格使然。
在這種情況下,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西北戰局很可能已經就是一鍋黏粥了。朝廷的公卿大員們一個個的推諉塞責,一聽說要上戰場恨不得辭官不做。偏偏一個小小的正五品千戶要帶一支小部隊出關。
這樣的人,豈不是我大明朝的忠臣孝子。這給個游擊豈不是太委屈了。
恩自上出,賞給淩雲金牌一面,節制各地千戶以下官兵。晉升參將。如果有功,再行封賞。
旨意很快來到了關內,但無論是劉鴻還是淩雲本人,都報之苦笑。換官服,換紗帽,其實也沒啥真正的作用。大明到了這狼煙四起的地步,只要有人願意上前線,官服官印還不是說給就給的。
不過,皇帝能這樣表態,淩雲還算是比較欣慰的。值得欣慰的是,自己終於進入了皇帝的視線之內了,而且崇禎並不是天啟那樣的糊塗蛋。還知道表面上的鼓勵機制。
雖然這種鼓勵機制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麽卵用。
淩雲回顧了一下自己這將近一年的經歷,其實沒有什麽太大的波折,不過管升的倒是夠快的,從小兵到百戶,從百戶到千戶,現在一躍之下就成為了正三品的參將了。
回到自己的駐地,淩雲把命令,聖旨之類的東西都給幾個分隊長看了。幾位都沒有太吃驚。反正朝廷不靠譜的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一次也不算多麽新鮮的。
而且這幾位也是,極具冒險主義精神,既然朝廷並沒有殲敵任務,這一次去西北,這支小部隊僅僅是作為尖兵偵查的用途。那其實機動性和靈活性都是可以掌握的。
所以,從白龍衛隊的主官,到下面的中層們,基本上沒有經過什麽動員,就把這事給定下了。
至於怎麽向士兵們做工作,說服他們離開遼東去西北,那是下面幾個分隊長的事情,淩雲不應該考慮。
正月二十二日,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淩雲決定帶人出發了,劉鴻親自帶著參將以上的軍官,為其設宴壯行。
劉鴻都不相信,自己最信任和倚重的青年軍官和他的這支精銳部隊,在出了這山海關後,還能不能回來,還有幾人能夠回來。
他們即將面對的,不是幾十個兇狠的倭寇,也不是一千多沒什麽戰鬥力的綠營兵,更不是在城樓之上向敵軍射擊,而是面對十幾萬的流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要玩完。包括劉鴻在內的所有與會軍官都是這麽想的。但是這畢竟是兵部的命令,就算是送死,都要義無反顧。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這是毛主席說的。
遠在甘肅的張獻忠不知道,沒出正月就是年。大過年的,一支明軍不足三百人的隊伍竟然奔襲千裏奔著他去了。
這位大西王,註定要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明軍參將,有一段不解之緣。但是很可惜,是一段孽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所謂是職方職方,最窮最忙。功勞沒份,大鍋得扛。就說的他們,如果前線打了勝仗,除了將領立功,那就得說是兵部的主要領導指揮調度有方。反之如果喪師失地,那肯定是職方司沒策劃好。
一般有勇氣到職方司做郎中的,都是勇氣可嘉的人。
不過這一任職方司郎中尹持奮,除了勇氣可嘉之外,就剩下了嘴欠。這位仁兄資歷還是很老的,他是萬歷四十八年的進士。做官已經十幾年了,才到正五品。進步比較慢。
本來在翰林院擔任修撰,再到都察院做巡按禦史,這是一條相當光明的大路。可他硬生生的就把路給走瞎了。
尹大人外放到湖廣做巡按的時候,就和湖廣巡撫上不來。後來回都察院述職,沒事除了彈劾個把人外,還喜歡討論軍事。讓都察院的長官們不大喜歡。
正好兵部職方司郎中丁憂(父母親去世回家守孝三年),馬上就推薦他擔任了職方司郎中。
這樣的情況下的一位總參謀長,自然沒有什麽靠譜的謀劃可說了。好在是將在外,無論是君命還是部命,都有所不受,還不至於太影響。
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淩雲的白龍衛隊剛剛組建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兵部給註意到了。
尤其是正月事變之後,兵部尚書張鳳翼自殺身亡。原兵部左侍郎孫俊卿署理部事(副部長代理部長)。職方司建議派山海關這支精銳小部隊作為尖兵,先期出發,到西北轉一圈。
一來探一下張獻忠的虛實,二來如果有機會,在敵後來個絕地開花,也是個好事情。
想當年曹文詔帶著兩千多人追著十幾萬人到處跑,如果這個淩雲也能做到,豈不是英雄出少年。
孫部長也是個熱血青年,剛上來一把手的位置上,也想做點事。現在沒糧沒餉的,大範圍的出兵西北根本就不現實。怪不得張鳳翼要自殺,你讓誰去誰也不成。不過要以兵部戶部的力量,全方位滿足一支幾百人的小部隊還是沒問題的。
希望這位淩千戶和他的部隊不是浪得虛名,能夠真的折騰出點什麽事情來。孫部長不只是在尹郎中的建議上馬上畫了圈,還做了批覆,各軍鎮,各地百戶所、千戶所,都督府,都要盡可能的給予淩雲幫助。
甚至必要的時候,淩雲可以以小制大。
手裏拿著兵部飛簽火票和部令看了很久,淩雲很久都沒再說話。劉鴻沒有催促他,等他想好了。
“你想好了嗎,一去西北山長水遠,事情如何發展也很難說,如果你覺得為難的話,我可以向兵部去推辭。”
劉鴻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作為左都督銜的山海關總兵,最次地位也應該折合是中將以上了。兵部的那些頭頭腦腦們怎麽也得給個面子。
但是淩雲給他的回答竟然是:“這個任務我接了,我要回去準備了。”
剛才還是一臉的不願意,現在竟然就忽然轉變態度了,劉總兵很想拿個體溫表試試淩雲寶寶現在的體溫有沒有超過三十六度半。
然而淩雲一臉的正色,似乎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看起來也是的。誰沒事也不會拿著自己的身家性命去開玩笑。
其實,讓淩雲改變主意的原因,是張獻忠本人。在明史的流寇傳裏,張獻忠是個比較有名的人物。除了在鳳陽放了把火,殺死襄王朱翊銘外,還有吃人,屠蜀,七殺碑等比較著名的事件。
後來好像是被清朝的肅親王豪格給幹掉了。
淩雲對這個張獻忠本身就很感興趣,確切的說,是極端的厭惡感。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怎麽就會在教科書上留下來了大西王,什麽起義英雄的名號了呢。
別留著給人家豪格添麻煩了,如果有機會的話,讓明軍把他給秒了就好了。
目前來看,張獻忠還算是比較惹火的一個人,知名度那是相當的高,手底下也有十幾萬之眾。不過,這樣的一個人,也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別人不敢碰他,我偏偏就要去碰一碰。這就是淩雲當時的想法。所以,他很快就答覆劉鴻一個肯定的說法。
劉鴻第一時間就給兵部回覆一道緊急公文。表示近日之內,山海關千戶淩雲就會率部出關。
公文到達兵部之後,孫俊卿高興壞了,心說本以為他們還會推辭一番的。沒想到答應的這樣的痛快,高興之餘,孫部長想了想,這樣配合的下屬,就該有所表示這沒什麽可說的。
不過淩雲已經是正五品的千戶了,再晉升那就不是兵部自己能夠直接決定的了。而且他的資歷還比較淺,戰功不夠。思來想去,還是晉升為四品游擊比較好。
所以孫俊卿專門寫了個折子,例數了淩雲的簡歷,並且請示皇帝,現在淩雲就要帶一支小隊出關,進入西北了。是否能夠破格,晉升為正四品游擊。請皇帝示下。
崇禎是個很容易激動的人,相當激動,這不只是因為這幾天祖宗的墳被燒了心裏憋屈,更是本身的性格使然。
在這種情況下,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西北戰局很可能已經就是一鍋黏粥了。朝廷的公卿大員們一個個的推諉塞責,一聽說要上戰場恨不得辭官不做。偏偏一個小小的正五品千戶要帶一支小部隊出關。
這樣的人,豈不是我大明朝的忠臣孝子。這給個游擊豈不是太委屈了。
恩自上出,賞給淩雲金牌一面,節制各地千戶以下官兵。晉升參將。如果有功,再行封賞。
旨意很快來到了關內,但無論是劉鴻還是淩雲本人,都報之苦笑。換官服,換紗帽,其實也沒啥真正的作用。大明到了這狼煙四起的地步,只要有人願意上前線,官服官印還不是說給就給的。
不過,皇帝能這樣表態,淩雲還算是比較欣慰的。值得欣慰的是,自己終於進入了皇帝的視線之內了,而且崇禎並不是天啟那樣的糊塗蛋。還知道表面上的鼓勵機制。
雖然這種鼓勵機制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麽卵用。
淩雲回顧了一下自己這將近一年的經歷,其實沒有什麽太大的波折,不過管升的倒是夠快的,從小兵到百戶,從百戶到千戶,現在一躍之下就成為了正三品的參將了。
回到自己的駐地,淩雲把命令,聖旨之類的東西都給幾個分隊長看了。幾位都沒有太吃驚。反正朝廷不靠譜的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一次也不算多麽新鮮的。
而且這幾位也是,極具冒險主義精神,既然朝廷並沒有殲敵任務,這一次去西北,這支小部隊僅僅是作為尖兵偵查的用途。那其實機動性和靈活性都是可以掌握的。
所以,從白龍衛隊的主官,到下面的中層們,基本上沒有經過什麽動員,就把這事給定下了。
至於怎麽向士兵們做工作,說服他們離開遼東去西北,那是下面幾個分隊長的事情,淩雲不應該考慮。
正月二十二日,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淩雲決定帶人出發了,劉鴻親自帶著參將以上的軍官,為其設宴壯行。
劉鴻都不相信,自己最信任和倚重的青年軍官和他的這支精銳部隊,在出了這山海關後,還能不能回來,還有幾人能夠回來。
他們即將面對的,不是幾十個兇狠的倭寇,也不是一千多沒什麽戰鬥力的綠營兵,更不是在城樓之上向敵軍射擊,而是面對十幾萬的流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要玩完。包括劉鴻在內的所有與會軍官都是這麽想的。但是這畢竟是兵部的命令,就算是送死,都要義無反顧。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這是毛主席說的。
遠在甘肅的張獻忠不知道,沒出正月就是年。大過年的,一支明軍不足三百人的隊伍竟然奔襲千裏奔著他去了。
這位大西王,註定要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明軍參將,有一段不解之緣。但是很可惜,是一段孽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